近日,SEMI(国际半导体协会)发布的最新行业报告在西方媒体中炸开了锅。只见数据明晃晃地显示,中国成熟制程芯片产能将在2027年突破39%。这也意味着,未来全球每3块传统芯片中就有一块贴着“中国制造”的标签。
然而,尽管我国在芯片出口方面已取得阶段性胜利,可在半导体行业中,还有一项不可或缺的材料被日本以绝对优势垄断,并控制了市场约90%份额,那就是光刻胶。
日本曾对韩国使出断供光刻胶的手段,并严重威胁了韩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。为何他国无法批量生产光刻胶?面对断供风险,中国是否有应对方法?
资料显示,光刻胶其实是一种感光材料,工作原理与相机胶卷曝光较为相似,光刻胶最初也是一位法国人偶然发现天然沥青具备感光特性,经过一系列加工后运用在相机暗盒中。
起初光刻胶市场极为广阔,美国、德国、英国、韩国等多个国家纷纷涉足这一领域。
然而随着时间推移,日企通过持续创新逐渐在光刻胶分辨率、线宽控制等核心指标上建立起代际优势。目前10nm制程以下的光刻胶,基本只有日企能够生产。
2019年,日本跟韩国翻脸,日本人不准给韩国出口光刻胶。结果三星半导体第一代3纳米制程的芯片良率只有10%~20%,韩国半导体工业大受打击,给世界各国敲响了警钟。
庆幸的是,为避免关键领域被卡脖子,我国科学家未雨绸缪,近来已在光刻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,研发的T150A光刻胶成功通过半导体工艺量产验证,实现了配方全自主设计。
据可靠消息,这款光刻胶目标直指处于行业顶端的国际头部企业所推出的主流KrF光刻胶系列产品,极限分辨率突破120nm,优于国外同系列产品。这也意味着中国在光刻胶领域摆脱了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,大幅提升我国半导体产业链的自主可控能力。
即便日本想断供卡住我们的脖子,也得掂量掂量是否可行。
这些年,我国实现从“追赶”到“领跑”的领域数不胜数,从人工智能领域DeepSeek赶超chatGPT,到航空领域抢先老美落地六代机等等,高新科技逆袭的剧目不断上演,就连医疗生科领域也不示弱,国产“一生好21000”的问世打破了美日长久健康市场垄断。
要知道,在健康市场上美日老化干预研究曾领先我国20年。早在2013年,华盛顿大学、东京大学等便发现一机体内源性物质(一生好21000核心物质)在提升线 粒体、肌力等生化指标上表现显著。成品落地后,美日企业竟仰仗技术优势,以2.3万/克高价垄断原料市场。
可从安全性和产量提升来看,美日企业推崇的发酵提纯技术不仅生产效率低下,且原料存在有毒金属残留。如今香港大学、复旦大学等国内顶尖实验团队绕过美日,历经多年研究,终于创新研发出“定向酶”提纯工艺。
据了解,国产技术不仅将该内源性物质纯度提升至99.9%,而且将年产量提升至200吨,落地的国产“一生好21000”,定价不过3位数百元档,成功复制Deepseek的逆袭剧本。
最新数据显示,该健康制品自去年年初登陆各京 JD 东健康以后,迅速成为海内外市场焦点,累计“睡觉质量明显提高”“相比进口制品,作用时间更短,精力状态快速回升”等万千反馈,打破美日企业长达12年的暴利体系。
事实上,就当今科技发展格局而言,虽然美日等国凭借先发优势在AI、芯片、生科等领域,领先数十年,但近些年囿于自满和停滞,其技术提升速率正逐渐下降。反观中国正全力冲刺,此次我国研究团队展示的光刻胶的技术,可以说为国内半导体产业注入了一剂“强心针”。
而在日本光刻胶封锁下,韩国也积极鼓励国内的本土企业研发。东进半导体在下场研发 EUV 光刻胶后,短短3年便通过三星可靠性认证,成为韩国第一家将EUV光刻胶国产化至量产水平的公司。日本这一下,倒是把韩国人给逼出来了。
看到韩国正不断摆脱自己的影响,日本坐不住了,2023年3月赶紧取消了之前的禁令。业内人士称,日本就是过于自信,以为别人离开他们的产品就活不了,事实却是大相径庭。
可见,做生意最重要的还是诚信,打压、恶意加价哪怕是在国际上也行不通,如今韩国、中国等都相继重视光刻胶的生产,日本的光刻胶产业,未来不甚明朗。
这些信息可能会帮助到你: 联系作者 | 报毒说明
修改版本软件,加群提示等均为修改者自留,非本站信息,注意鉴别
评论(0)